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方法的阳性率和阳性指数,选择一种染色效果好、技术范围宽的方法用于临床.方法 根据NAP活性水平分为低、中、高组,选择61例高阳性组、100例正常阳性组、51例低阳性组;3组患者分别采用钙-钴法、未取代萘酚法、取代萘酚法3种方法染色,记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各组中取代萘酚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最高,3种方法的阳性率和阳性指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两两比较3种方法阳性率和阳性指数,除低阳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高阳性组和正常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代萘酚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能够充分体现NAP的活性,在低阳性组也表达了低活性的NAP,减少了假阴性和假阳性,应首选在实验室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两种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比较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
积分
镧离子对碱性磷酸酶的作用
碱性磷酸酶/药物作用
镧/药理学
内源性荧光
荧光淬灭
白细胞形态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对感染诊断的意义
血涂片
中毒颗粒
碱性磷酸酶
感染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染色方法 阳性率 阳性指数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2-1203,120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波 3 15 1.0 3.0
2 王莹莹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染色方法
阳性率
阳性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半月刊
1004-8685
41-1192/R
大16开
郑州市经一路12号
80-152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8
总下载数(次)
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