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相分离的方法制备热塑性聚丙烯(PP)纳米纤维,将不相容的PP和醋酸丁酸纤维素(CAB)两种聚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制备出合适的母粒用于熔融静电纺丝.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了影响PP分散相粒子尺寸大小的因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共混物的形态,并通过旋转流变仪测量了共混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P含量和熔融温度对分散相粒子尺寸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共混时间,螺杆转速的影响最小;当PP质量分数为20%,熔融温度为210℃,螺杆转速为25 r/min,共混时间为4min时,可得到尺寸较小的PP分散相粒子.将上述条件下制备的母粒通过熔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P/CAB纤维,经丙酮处理除去CAB,得到的PP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20 nm左右,与直接熔融静电纺丝制备的PP纤维(平均直径为3.5 μm左右)相比,纤维的直径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使得纤维细化.
推荐文章
水辅助注塑PP/EVOH共混物制品的相形态与阻渗性能
聚合物
黏度
渗透率
水辅助注塑
PP/EVOH共混物
相形态
PP-g-MA增容rPET/β-PP共混物中的β-成核作用
β-PP
β-成核作用
rPET
增容共混物
乳化剂和分散相含量对乳化液黏度的影响
乳化液
黏度
乳化剂
分散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纤维用PP/CAB共混母粒中分散相尺寸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塑料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纤维 相分离 共混 分散相尺寸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42.62
字数 42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539.2015.10.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锋林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9 207 8.0 13.0
2 苏扬帆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11 2.0 2.0
3 李双双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 1.0 1.0
4 彭斌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29 2.0 4.0
5 龚吉鑫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1 1.0 1.0
6 黄婕妤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7 王怡婷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丙烯
纳米纤维
相分离
共混
分散相尺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塑料应用
月刊
1001-3539
37-1111/TQ
大16开
济南市天桥区田庄东路3号
24-4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8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98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