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波热致超声成像技术通过向物体发射微波脉冲,导致物体吸收电磁波温度迅速升高,产生瞬时压力波,从而激发产生超声波信号,通过传感器对产生的超声波信号进行采集并成像,最终还原了反映物体吸收电磁波能量特性的图像,由于此方法兼具了微波成像的高对比性和超声成像的高分辨率特点,理论上验证了热声成像技术对早期乳腺肿瘤检测的可行性。本实验兼顾系统成像深度和分辨率,采用S波段的微波脉冲信号源对物体进行辐射,利用圆形扫描方式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同时为了更好的验证成像性能,本实验同时使用了肿瘤仿体及实际生物组织进行成像实验。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对肿瘤仿体和生物组织检测的有效性,以及系统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特性,为早期乳房肿瘤检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微波致热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
微波反投影算法
微波致热超声成像
分辨率
层析成像
微波热致超声成像系统天线设计
微波脉冲
波导
热声信号
热声成像
微波致热超声信号时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微波致热超声
信号特征
时频域分析
X波段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试验系统研究
X波段
二维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
成像
系统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波段微波热致超声成像系统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早期检测 微波热声 图像重建 声压传播
年,卷(期) 2015,(3) 所属期刊栏目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4.0343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健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42 340 12.0 17.0
2 高扬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省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46 256 8.0 15.0
3 杜劲松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省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9 170 7.0 11.0
4 毕欣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省雷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13 99 7.0 9.0
5 齐伟智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2 12 2.0 2.0
6 黄林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5 2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早期检测
微波热声
图像重建
声压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