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苦马豆种子和发芽幼苗的不同部位作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处理和培养,探究杂菌污染率控制的方法.[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消毒试剂种类和浓度配比、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初代培养污染率的影响.[结果]野生苦马豆种子去皮后采用0.1%升汞消毒效果较好,消毒时间以6 min为佳;苦马豆幼苗胚轴最佳消毒时间为6 min;外植体表面灭菌后使用50 mg/L的青霉素溶液处理30 min效果最为理想.[结论]筛选获得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提高苦马豆组培体系工厂化育苗的效率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苦马豆的组织培养(简报)
苦马豆
子叶
胚轴
组织培养
黑莓和红树莓初代培养研究
黑莓
红树莓
初代培养
苦马豆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苦马豆
组织培养
快繁繁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马豆外植体初代培养杂菌污染率控制的探讨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苦马豆 初代培养 外植体 污染率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S188
字数 2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刚 20 61 5.0 7.0
2 石强 27 58 4.0 7.0
3 朱妍梅 21 86 4.0 9.0
4 付习科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马豆
初代培养
外植体
污染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