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与《蛙》中展现了大量的生死图景,其背后蕴含的儒家重生理念以及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民间信仰勾画了生命的崇高与民众对生命的渴望.中国民间对于丧葬的重视不仅受到儒家礼俗观与孝道观念的影响,还内在地包涵有灵魂不灭等民俗观念.精神、道德被后人传诵是民众所追求的永生,而通过种的繁衍来超越肉体的死亡则是民间生生不息的终极意义.在民间生死观中生与死紧密相连,死是生的延续,生与死在矛盾中和谐统一.
推荐文章
试析《论语》中孔子的生死观
孔子
生死
文化价值
超越
论建党先驱生死观与建党精神的内在逻辑
建党先驱
生死观
建党精神
略论谭嗣同的救亡主张及其生死观
谭嗣同
救亡主张
生死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高粱家族》与《蛙》中的民间生死观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中) 学科
关键词 生死观 民间信仰 儒家思想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比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静如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死观
民间信仰
儒家思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中)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706
总下载数(次)
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