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气囊、气液囊、血肿3个阶段;32处病灶靠近胸膜下,16处位于非胸膜下,比较不同演变形式肺撕裂伤病灶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肺组织实变加重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 结论 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25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处理技术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脾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冠状血管
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256层螺旋CT
肺隔离症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
肺隔离症
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撕裂伤
年,卷(期) 2015,(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55
字数 42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5.0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昆 唐山市协和医院CT/MR室 6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4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撕裂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