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GIC)、光固化复合树脂(VOCO)和加强型流动树脂(BF)在排龈技术下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至2013年在我科进行充填治疗的224例(共312颗患牙)龈下楔状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使用GIC充填(105颗)、VOCO充填(103颗)、BF充填(104颗).比较三组患者一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充填治疗12个月后检查,BF组患者的成功率(95.2%)高于VOCO组(87.4%)和GIC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修复一年后,加强型光固化流动树脂在排龈技术下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
推荐文章
排龈在龈下楔状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排龈
楔状缺损
复合树脂
排龈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排龈线
龈下楔状缺损
复合树脂
龈下楔状缺损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对修复后牙龈出血的影响
龈下楔状缺损
排龈线
排龈膏
牙龈出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材料在排龈技术下修复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临床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龈下楔状缺损 排龈 玻璃离子水门汀 高强度光固化复合树脂 加强型流动树脂
年,卷(期) 2015,(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8-100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83
字数 2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659.2015.08.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永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5 5 1.0 2.0
2 邹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7 18 3.0 4.0
3 陈翠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6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龈下楔状缺损
排龈
玻璃离子水门汀
高强度光固化复合树脂
加强型流动树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工程
月刊
1674-4659
44-1655/R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307号
46-13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21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