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乌芍止痒颗粒(何首乌、白鲜皮、赤芍、醋延胡索等)的制备工艺及最优处方,并对最佳成型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以制粒情况为指标,对润湿剂种类、润湿剂用量和搅拌时间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成型率、溶化性和制粒情况为指标,对填充剂种类进行单因素考察;以吸湿率为指标,D-最优混料设计对填充剂最优配比进行考察.再对最佳成型颗粒进行临界相对湿度、休止角、溶化性、颗粒粒度测定.结果 乌芍止痒颗粒最佳成型工艺为以乳糖-可溶性淀粉-糊精(0.335∶0.360∶0.305)为填充剂,干膏粉与填充剂按1∶1比例混匀,以干膏粉用量0.2倍的70%乙醇为润湿剂,搅拌30 s后制粒.最佳成型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9%,流动性、溶化性以及颗粒粒度均合格.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推荐文章
雄芍颗粒的成型工艺优选
雄芍颗粒
成型工艺
临界相对湿度
番泻叶颗粒的成型工艺试验
番泻叶颗粒
成型性
溶化性
吸湿性
雄芍颗粒的成型工艺优选
雄芍颗粒
处方
工艺
正交实验法优选门氏养荣颗粒的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
门氏养荣颗粒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芍止痒颗粒成型工艺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乌芍止痒颗粒 止痒剂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 D-最优混料设计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2-19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4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9.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9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乌芍止痒颗粒
止痒剂
成型工艺
单因素试验
D-最优混料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