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动态监测产后大出血患者D‐二聚体(D‐D )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连续监测产前及产后1、2、4、8、24 h血浆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将患者产前PT、APTT、PLT、D‐D的平均值作为对照组,产后PT、APTT、PLT、D‐D的平均值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D‐D的浓度升高最快,产后1 h [(6.77±3.71)μg/m L ]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16)μ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4 h达到峰值[(45.51±10.30)μg/m L ],然后随治疗其水平逐渐下降,但8 h[(16.90±4.66)μg/mL]、24 h[(4.30±0.62)μg/mL]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下降但APPT、PT升高,其变化趋势、敏感性相对较差。结论动态监测D‐D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