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制剂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和规律,为其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藿香正气制剂的ADR病例报告36例,在Excel中,对其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藿香正气制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其中以皮肤损害最多,共24例,占28.92%;其次为循环系统15例(18.07%),呼吸系统14例(16.87%),其他表现(寒战、发热、双硫仑样反应)14例(16.87%),神经系统8例(9.64%),视觉损害4例(4.82%),消化系统3例(3.61%),内分泌系统1例(1.20%).结论:皮肤损害是藿香正气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口服液(以乙醇为辅料)、不合理的联合用药、过敏体质等因素是其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101例分析
藿香正气水
中成药
病例报告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35例盐酸氨溴索制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盐酸氨溴索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藿香正气散应用文献分析
藿香正气散
临床应用
文献分析
剂型
文献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藿香正气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藿香正气制剂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4-1436
页数 分类号 R28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5.06.06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辉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15 21 2.0 4.0
2 刘瑞丽 29 131 6.0 10.0
3 房志鑫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21 73 5.0 7.0
4 王建彬 7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藿香正气制剂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