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右室心尖部(RVA)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17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前分为RVA组(n=70)和RVOTs组(n=47)。RVA组采用被动翼状电极或主动螺旋电极,固定电极于RVA ;RVOTs组采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电极于RVOTs。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起搏参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RVA组术后1年随访心胸比率增大,LVEDD、LVESD增大,LVEF、SV减小(P<0.05)。RVOTs组术后1年心胸比率、LVEDD、LVESD缩小,LVEF、SV增大(P<0.05)。两组比较,RVOTs组的QRS波时限较RVA组窄(P<0.05),术后1年两组间比较心胸比率和心脏超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RVOTs起搏比 RVA起搏能获得更佳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推荐文章
右室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对照研究
起搏部位
右室间隔部
心室功能
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检测对PCI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评价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测仪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左室功能
不同起搏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
心脏起搏,人工
血液动力学
病窦综合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老年人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探讨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起搏 右室心尖部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3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5.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立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84 359 10.0 13.0
2 吴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36 123 6.0 9.0
3 何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58 205 7.0 11.0
4 龙曼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11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流动力学
起搏
右室心尖部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