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对血小板抗体筛选与配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摸索一种血小板相容性输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氨基耦联法在SPR芯片表面固定相应的通用型血小板抗原,并优化芯片分析条件,再用该芯片检测对照血清,分析该技术的特性;MAIPA法对比研究临床样本,同时运用SPR技术对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前进行血小板配合试验,选用配合型血小板输注,临床跟踪评价输注效果。结果 SPR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稳定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SPR技术与MAIPA法对106例多次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样本检测显示,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05),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97.9%,总一致性为97.2%;利用SPR技术配型输注的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8例1 h血小板增加值CCI>7.5,24 h CCI>4.5,临床跟踪评价良好。结论 SPR技术筛检血小板抗体与M AIPA法性能基本相当,但SPR技术操作更简便快速、可靠直观,而且非标记,可满足临床血小板输注前抗体的快速检测和配型的初步要求。
推荐文章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血小板交叉配型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相关抗体
网织血小板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血小板相关抗体
检测
血小板计数
临床应用
意义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配型在临床上的应用
血小板抗体
配型
输注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PR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筛查 血小板配型 SPR技术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7-120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4.6
字数 4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15.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大勇 广东省深圳市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 4 11 3.0 3.0
2 邵超鹏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12 95 6.0 9.0
3 朱奕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23 99 6.0 8.0
4 伍昌林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 13 47 4.0 6.0
5 周雪敏 4 9 2.0 3.0
6 何建安 广东省深圳市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抗体
筛查
血小板配型
SPR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