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耳压配合通督调神法电针,耳穴取神门、心、肝、脾、脑;电针百会、神庭、神门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如: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心脾两虚证取公孙,电针用疏密波,疏波频率5 Hz,密波频率50 Hz,强度为3.7 mA,留针时间30分钟;对照组29例用通督调神法电针,配合辨证取穴。两组均进行针对中风的一般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应用HAMD (17项)、中医症候量表、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进行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AMD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罗纳普郎克睡眠积分表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以HAMD评分标准判定疗效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证,能全面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
推荐文章
电针与抗抑郁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比较的系统评价
中风后抑郁症
电针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中风后抑郁症
针灸疗法
芒针疗法
疗效
精灸疗法辅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精灸疗法
中风
抑郁症
穴位按摩
耳穴压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耳压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1例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学科
关键词 中风 抑郁症 耳压 电针 HAMD抑郁量表
年,卷(期) 2015,(6) 所属期刊栏目 中西医汇讲∥Integrated TCM and WM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培政 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55 574 12.0 22.0
2 林卓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7 50 3.0 7.0
3 谌凌燕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风
抑郁症
耳压
电针
HAMD抑郁量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半月刊
1672-2779
11-5024/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配楼知医堂101室
82-107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29
总下载数(次)
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