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川崎病的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40例川崎病患儿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病历资料和治疗过程,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法。结果:完全川崎病患儿117例(83.57%),不完全川崎病患儿23例(16.43%)。川崎病好发于春秋季(62.86%),患者以<3岁患儿为主(80.71%),男性发病率(62.14%)显著高于女性(p<0.001)。发热、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指趾端脱皮是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并发症以冠状动脉损害(83.57%)、支气管炎(75.71%)为主。实验室检查结果示:白细胞升高110例(78.57%),CRP升高128例(91.43%),ESR升高122例(87.14%),血红蛋白下降47例(33.57%),血小板升高76例(54.29%)。经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儿出院时体温正常,随访情况良好。结论:川崎病尚无典型的临床诊断特征。在诊断中,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可考虑结合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手段加以判断是否为川崎病,并及时针对性治疗,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136例川崎病临床治疗分析
川崎病
临床治疗
效果
分析
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川崎病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效果
川崎病43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
发热
皮疹
儿童
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析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伤残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特点 免疫球蛋白 冠状动脉损害
年,卷(期) 2015,(1) 所属期刊栏目 伤残医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2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4/j.cnki.cjotadm.2015.01.1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丽丽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儿科 5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临床特点
免疫球蛋白
冠状动脉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伤残医学
半月刊
1673-6567
11-5516/R
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邮政街23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69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554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