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与风险度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其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在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时采用SMA、S-100、CD117、CD34进行标记,对其肿瘤的风险度与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所占的比例相近,其中有2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位于胃部,其所患的GLST主要为上皮样细胞型GLST、梭形细胞型GLST。与肿瘤组织直径较小的GLST患者相比,肿瘤组织直径较大的此病患者肿瘤的风险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上皮样细胞型GLST患者相比,梭形细胞型GLST患者肿瘤的风险度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与女性罹患GLST的几率相近。此类肿瘤的大小和病理类型与其风险度密切相关。分析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与CD117、CD3指标在诊断CIST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胃肠道肿瘤
间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3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与肿瘤风险度的关系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
肿瘤风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表达与风险度的关系
来源期刊 当代医药论丛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 肿瘤风险度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检测与诊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子艳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病理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
肿瘤风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2095-7629
22-1407/R
大16开
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12-314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4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