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出现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节约血源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我站2013年外采科采集23870袋血液,检查在血液采集、运输、储存、制备等各个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并对样本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和记录。结果对23870袋样本中出现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合格袋数为22209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93.04%;不合格袋数为1661袋,占研究样本总数的6.96%。其中在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丙氨酸转氨酶(ALT)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搞体(抗-HCV)异常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863袋,占样本总数的3.62%;由于脂血、离心破损等成分制备过程中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为798袋,占样本总数的3.34%。结论在采供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SOP),对可能造成血液报废的各个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期达到降低血液制品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推荐文章
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血站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方法
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分析和防控措施
血液
非正常报废
原因
防控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站成分制备血液报废原因浅析
来源期刊 基层医学论坛 学科
关键词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
年,卷(期) 2015,(21) 所属期刊栏目 医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3-29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13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层医学论坛
旬刊
1672-1721
14-1314/R
大16开
山西省运城五四一总院《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编辑部
22-3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9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082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