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小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小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推荐文章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骨折
肱骨髁上
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改良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70例
肱骨髁上骨折
小夹板固定
对照研究
肱骨外侧髁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肱骨
生物力学
计算机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夹板固定体位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医药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生物力学 小夹板
年,卷(期) 2015,(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2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53
字数 1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志超 11 17 2.0 4.0
2 尚如国 19 24 3.0 4.0
3 喻永新 21 45 4.0 6.0
4 肖彦 11 3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髁上骨折
生物力学
小夹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前沿
旬刊
2095-1752
13-1405/R
16开
北京市100026信箱45分箱
18-4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02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675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