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建立了燃料操作区域气载放射性浓度计算模型,对典型核素气载放射性浓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核素类型、通风流量等因素对燃料操作区域气载放射性浓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燃料操作区域气载放射性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不同核素达到气载放射性浓度最大值的时刻不同,应取各核素燃料操作期间气载放射性浓度最大值作为设计值;燃料操作区域排风量与其净空间体积比值 λh与气载放射性浓度成反比,反应堆冷却剂中放射性活度是气载放射性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调节排风量、降低冷却剂放射性活度、降低蒸发量将气载放射性控制在一定水平.
推荐文章
核电厂气载放射性物质取样和监测标准分析
核电厂
辐射监测
气载放射性物质
代表性取样
确定核电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限值的设计方法研究
核电厂
放射性
气载流出物
排放限值
设计方法
放射性气载流出物取样代表性分析
核设施
气载流出物
单点取样
取样代表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料操作区域气载放射性浓度分析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 计算模型 排风量 放射性来源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核能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L4
字数 41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89/j.0253-3219.2016.hjs.39.0406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建平 6 2 1.0 1.0
2 肖锋 13 10 2.0 3.0
3 高希龙 2 0 0.0 0.0
4 吕焕文 16 15 3.0 3.0
5 李兰 15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载放射性
计算模型
排风量
放射性来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