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诉讼和刑罚本身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处理中并未能达至最佳效果,因而必须探索更有利于未成年人改过自新、融入社会的案件处理模式——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模式。然而,尽管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由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上有现实和理论上的缺陷,在未成年人案件处理过程中未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因而建议借鉴新西兰的家庭小组会议模式来构架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推荐文章
探析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电视媒体
未成年人
媒体传播
社会化教育
节目制作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拓展基层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
基层图书馆
拓展
未成年人
阅读服务
浅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模式之探析——兼析家庭小组会议模式的借鉴
来源期刊 朝阳法律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和解 家庭小组会议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D9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培晓 7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未成年人
刑事和解
家庭小组会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朝阳法律评论
半年刊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