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隧道侧墙设置高频(8~12 Hz)低频(0.2~4 Hz)视觉组合标线,重构驾驶员的视觉参照系,有效地提高隧道内的减速效果,并利用3ds Max软件制作公路隧道仿真场景,采用E-prime2.0软件对设置单一频率和高低频组合视觉信息进行心理物理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频率组合信息使驾驶员对速度的感知产生高估,其中驾驶员对速度高估程度在高频(12 Hz)和低频(0.2 Hz)相组合的视觉信息下最为合理,为8.21%,且驾驶员的反应时最短(2.09 s).据此建立行车安全模型,计算得出隧道内车辆安全距离最短为67 m,与传统的行车安全距离90 m相比减小25.6%,更有利于行车安全.
推荐文章
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施工排水设计优化
高速公路
长大隧道
富水岩溶
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
通风方式
射流风机
需风量
视错觉减速标线有效性综合评估
视错觉减速标线
有效性
ANP(网络分析)
SPA(集对分析)
综合评价
建筑设计中的视错觉应用
建筑设计
视错觉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公路隧道内视错觉减速标线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公路隧道中部 视觉信息 反应时 安全距离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91.5
字数 43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2095-3844.2016.0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志刚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71 579 10.0 23.0
2 吴超仲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 97 1142 19.0 28.0
3 郑展骥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8 35 5.0 5.0
4 史晓花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2 1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安全
公路隧道中部
视觉信息
反应时
安全距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双月刊
2095-3844
42-1824/U
大16开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38-14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76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