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时限对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方法]171例行环肺静脉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描记术前及术后心电图,测量Ⅱ、Ⅲ、aVF、V1导联P波时限,计算P波时限变化值.[结果]Ⅱ、Ⅲ、Ⅵ导联术后P波时限均小于术前(P<0.001).依据随访情况,患者分为复发组32例及未复发组139例.复发组较未复发组在Ⅱ、Ⅲ、Ⅵ导联具有更小的P波时限变化值(P<0.01),两组术前、术后P波时限及其他临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更小的Ⅱ导联P波时限变化值(P< 0.001,OR=0.73,95% CI 0.648-0.824)及Ⅲ导联P波时限变化值(P=0.006,OR=0.904,95% CI 0.840-0.972)均为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Ⅱ导联P波时限变化值预测房颤复发优于Ⅲ导联(P=0.01).以Ⅱ导联P波时限变化-2.21 ms为阈值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此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5.29%和83.94%.以Ⅱ导联P波时限变化0ms为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5.62%和91.37%,[结论]Ⅱ导联P波时限变化值可更好的预测房颤术后复发.
推荐文章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
P波
阵发性房颤
P波离散度
卡托普利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
卡托普利
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波时限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电图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2-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0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跃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12 33 4.0 5.0
2 唐安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32 140 7.0 10.0
3 江竞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3 4 2.0 2.0
4 胡晓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3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电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