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明确与鲁西北地区生产水平和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间作模式,选用登海605和德豆17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单作玉米(SM)和单作大豆(SS)作对照,设置玉米和大豆2∶4间作(IC1)、2∶6间作(IC2)、4∶4间作(IC3)和4∶6间作(IC4)共4个处理,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IC3优势明显,群体籽粒产量略低于SM,但差异不显著;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和相对拥挤系数(K)均高于单作,表明玉米、大豆在间作模式下较单作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侵占力(A)和竞争指数(CR)的变化规律均表明在间作栽培条件下,玉米相对于大豆为竞争优势物种;间作群体经济产值显著高于SM和SS,增值范围为13.93%~22.95%,其中IC3的经济产值最高,分别比SM、SS增加4 144.46元·hm-2和3 546.88元·hm-2.间作群体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作物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保证了较高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但群体收获指数较低,限制了群体籽粒产量的提高.由于边际优势,间作玉米处理的单株各器官和地上部总重以及收获指数均显著高于单作处理,间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间作大豆与间作玉米表现规律相反,存在一定的负间作效应.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大豆4∶4间作模式下复合群体配置相对合理,生产优势明显.本研究为玉米-大豆间作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适宜模式研究
夏玉米
间作大豆
种植模式
鲁西北地区夏玉米/大豆间作适宜模式分析
玉米
大豆
间作模式
产量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间作模式对鲁西北地区玉米-大豆群体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核农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模式 干物质生产特征 光合生产特征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同位素示踪·资源环境·动植物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6-165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6.08.16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凤菊 85 379 9.0 16.0
2 朱元刚 12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8)
共引文献  (62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6(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8(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大豆
间作模式
干物质生产特征
光合生产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农学报
月刊
1000-8551
11-2265/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8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53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