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证候名称角度总结《小儿药证直诀》上卷五脏证候的特点,并与《中医儿科学》比较,发现《直诀》上卷五脏证候较多地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即五行的太过、不及和生克乘侮等理论有较多的体现,多呈五脏对应的形式.《直诀》上卷五脏证候较粗略,证候名称有用"病"这一最粗略描述病性的词,以及只有五脏病位而无病性的词;一些现代层次较高的证候被作为具体证候;现代虚证多有气、血、阴、阳、精之分,而《直诀》的五脏虚证主要直指脏器,有极少数的"气虚"无"血、阴、阳、精"之虚.《直诀》上卷或用程度、预后等替代病机以概括五脏证候,而其他特点与现代《中医儿科学》相同的证候很少;肺脏证候中外邪所致者较少,涉"痰"证候较少,特别是在肺脏证候中涉"湿"的证候较少,主要是在脾脏证候中.《直诀》上卷五脏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北宋时期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推荐文章
《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疾病护理学的贡献
《小儿药证直诀》
护理学
中医儿科
《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辨证方法初探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脏腑辨证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证候
证候要素
横断面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证候名称探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证候特点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药证直诀》 五脏证候特点 证候学说发展史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6,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小野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75 772 13.0 27.0
2 于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132 418 11.0 15.0
3 赵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7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药证直诀》
五脏证候特点
证候学说发展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月刊
1006-3250
11-355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33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73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