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刑事速裁程序提高了诉讼效益,但也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甚至是"与生俱来"的风险,具体包括:诉讼效率不能提升、公正价值不能实现、放纵犯罪分子、检察官权力滥用、刑罚目的不能完全实现。速裁程序借鉴与参考了美国、德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类似诉讼程序,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在保障被告人基本诉讼权利、确保诉讼公正方面设立了实质审查机制、辩护权保障制度和单方撤销制度。防范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初始风险,需要以保障被告人基本诉讼权利为圭臬,完善辩护制度、保障知悉权、确立被告人对速裁结果的单方撤销权等,同时,还要建立实质性审查制度,为保障诉讼公正设置最后一道防线。除此之外,还应将速裁程序延伸至侦查与审查起诉程序,从整体上提升诉讼效率。
推荐文章
论刑事申诉程序与人权保障——关于刑事申诉改革的思考
一事不再理
既判力
司法公正
人权保障
刑事申诉
域外刑事诉讼启动程序研究
刑事诉讼
启动程序
立法模式
试论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及其特点和缺陷
刑事
庭前审查
实体性审查
程序性审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速裁程序的初始风险及其克服
来源期刊 法治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事速裁 风险 克服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9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D92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事速裁
风险
克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论坛
季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4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