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SSRAC)对猪孤立肾的作用,为临床选用SSRAC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选取18头猪,按照肾动脉阻断方式不同随机分成肾动脉主干钳夹阻断( MRAC)组和SSRAC组,每组9头。麻醉后切除右肾,MRAC组夹闭左侧肾动脉主干,SSRAC组夹闭左侧肾动脉下极支,60min后去除血管夹。术前及术后第1、7、14、21、28、90天抽血检测血肌酐( SCr)和尿素氮( BUN),术前及术后第1、7、28、90天进行MRI扫描检测T2弛豫时间和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术后第1、90天取左肾行病理检查,观察炎症细胞浸润和肾间质纤维化情况。结果两组孤立肾猪采用不同方式行肾动脉阻断后,SCr和BUN均在术后第1天升到最高值,此后逐渐降低,在第90天时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SSRAC组SCr[(266.43±31.12)μmol/L]和BUN[(13.63±2.54)mmol/L]显著低于MRAC组的对应值[(386.37±40.40)μmol/L、(26.83±5.96)mmol/L](P<0.05);但术后第7、14、21、28、90天,两组SCr和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RAC组左肾上极和中极、下极T2弛豫时间在术后第1天升高,ADC在术后第1天下降,二者术后第7天均达峰值,此后逐渐分别下降和上升,在术后第90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SSRAC组术后各时间点左肾上极和中极T2弛豫时间和ADC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 P>0.05),下极的变化趋势与MRAC组相似。术后第1、7、28天,MRAC组上极和中极T2弛豫时间分别为(45.50±1.87) ms、(51.82±2.27)ms和(40.37±1.93)ms,显著高于SSRAC组的对应值(36.67±1.33)ms、(35.15±1.27)ms和(37.48±1.37)ms(P<0.05);但是,MRAC组左肾下极T2弛豫时间(44.70±2.13)ms、(53.12±2.66)ms和(39.82±1.41) ms,显著低于SSRAC组的对应值(55.75±2.42) ms、(60.52±2.87)ms和(44.75±2.69)ms(P<0.05)。第90天,两组间T2弛豫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28天,MRAC组上极和中极ADC值分别为(2.29±0.08)×10-3 mm2/s 、(2.10±0.08)×10-3 mm2/s和(2.41±0.09)×10-3 mm2/s,显著低于SSRAC组的对应值(2.69±0.08)×10-3mm2/s、(2.63±0.06)×10-3mm2/s和(2.68±0.05)×10-3mm2/s(P<0.05);但在术后第1、7、28、90天,MRAC组左肾下极ADC值分别为(2.37±0.05)×10-3 mm2/s、(2.06±0.07)×10-3 mm2/s、(2.46±0.09)×10-3mm2/s和(2.61±0.08)×10-3mm2/s,均显著高于SSRAC组的对应值(1.93±0.08)×10-3 mm2/s、(1.91±0.09)×10-3 mm2/s、(2.33±0.07)×10-3 mm2/s和(2.43±0.07)×10-3 mm2/s(P<0.05)。 MRAC组术后第1天左肾上极和中极、下极广泛性肾小管水样变性,间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术后第90天,上述病变减轻;SSRAC组左肾上极和中极在两个时间点病理均无异常改变,但下极两个时间点的病理改变较MRAC组明显。结论 SSRAC对近期肾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与MRAC比较,其缺血区域肾组织损伤更严重,提示肾部分切除术中行SSRAC时要尽可能缩小缺血区域,甚至做到零缺血,这样对保护肾功能更好。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加重猪孤立肾缺血组织病理损伤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 缺血再灌注损伤 T2弛豫时间 表观弥散系数 肾功能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9-1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4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6.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选择性肾段动脉钳夹阻断
缺血再灌注损伤
T2弛豫时间
表观弥散系数
肾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0-6702
11-2330/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七号
2-5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88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