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冻融抗原致敏的DC-CIK(Ag-DC-CIK)细胞联合常规治疗对儿童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确诊为晚期RB的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选择病历资料完整的15例行Ag-DC-CIK细胞联合常规治疗者为Ag-DC-CIK组,15例行CIK细胞联合常规治疗者为CIK组,15例仅行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儿资料.结果 Ag-DC-CIK组共接受140例次Ag-DC-CIK细胞治疗;CIK组共接受157例次CIK细胞治疗.(1)疗效:Ag-DC-CIK组肿瘤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D期保眼率和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手术率较CIK组和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Ag-DC-CIK组、CIK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4 +/CD8+、CD3+ CD56+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值均<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比例除CD8+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Ag-DC-CIK组、CIK组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及进食量减少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值均<0.05).三组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总生存率(OS)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Ag-DC-CIK组2年OS(80%)较CIK组(66.7%)和对照组(33.3%)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安全性:在细胞回输过程中,Ag-DC-CIK组仅1例次出现发热,CIK组3例次出现发热,体温均在12 h内降至正常.所有患儿的心肌酶、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细胞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 Ag-DC-CIK细胞治疗晚期RB安全、有效,可以在晚期RB患儿中推广使用.(2) Ag-DC-CIK细胞联合常规治疗较CIK细胞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和单纯常规治疗对儿童晚期RB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推荐文章
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探讨
晚期结直肠癌
DC-CIK细胞
疾病控制率
生存期
DC-CIK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淋巴瘤细胞的作用
CIK细胞
DC-CIK细胞
生物学活性
抗淋巴瘤
肿瘤干细胞来源的DC-CIK对同源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肿瘤干细胞
树突细胞
免疫疗法
肾肿瘤
肺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1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临床分析
视网膜母细胞瘤
CT
临床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冻融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治疗儿童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瘤 治疗 安全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6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23.2016.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新吉 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 32 77 5.0 6.0
2 刘秋玲 武警总医院儿科 53 95 5.0 7.0
3 孙岩峰 武警总医院儿科 45 67 4.0 5.0
4 王军 武警总医院儿科 36 96 5.0 8.0
5 袁海莲 武警总医院儿科 25 37 3.0 4.0
6 苗丽霞 武警总医院儿科 31 44 3.0 4.0
7 刘红艳 武警总医院儿科 12 16 3.0 3.0
8 李彦珊 武警总医院儿科 20 26 3.0 3.0
9 马秋满 武警总医院儿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瘤
治疗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双月刊
1673-5323
11-5466/R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樱花东街2号中日友好医院内
82-794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