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陈寅恪的旧体诗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题目上就已经出现了与传统诗歌不同的以历史的、现实的描述为主的特点。至晚年,他的诗歌中反而比较多地出现普通人的情感和日常生活。这种日常情感的感性表达,实际上隐匿着一个具有深度理性思考的陈寅恪,他在这些日常的抒情背后梳理和重建一个自我的伦理和有情的世界。
推荐文章
幽冷峭洁:柳宗元抒情诗风格论
柳宗元
幽冷峭洁
新中国成立后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
木结构
建筑
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壮族文化典籍译介出版“走出去”的回顾与思考
壮族文化典籍
译介出版“走出去”
回顾
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混合模式"探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
'混合模式'
嫁接
探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历史的叙述到抒情的回归——新中国成立前后陈寅恪旧体诗风格的转变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陈寅恪 旧体诗 叙事 抒情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94
页数 17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美芸 15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陈寅恪
旧体诗
叙事
抒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