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 B3LYP 方法和微扰论的 MP2方法,研究了单体缬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机理及水分子和羟基自由基对氢迁移反应的催化作用。反应通道研究发现:缬氨酸手性对映体转变反应有 a、b、c和 d 四个通道。a 和 c 是手性 C 碳上的 H 分别以氨基 N 和羰基 O 为桥,迁移到手性碳的另一侧,实现手性转变;b 是手性碳上的 H 依次以羰基 O 和氨基 N 为桥,迁移到手性碳另一侧,实现手性转变;d 手性碳上的 H 以羟基O 为桥,迁移到手性 C 的另一侧,实现手性转变。势能面计算表明:a 为最具优势反应通道,最高能垒为257.6 kJ·mol -1;1个水分子、2个水分子链以及1个水分子和羟基自由基构成的链对 H 迁移反应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使 a 通到上的高能垒分别降为160.3、124.4和104.0 kJ·mol -1。结果表明:缬氨酸分子在生命体内的旋光异构主要是在水分子和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推荐文章
苯丙氨酸分子的手性对映体转变机理及水分子(簇)的催化作用
苯丙氨酸
手性对映体
密度泛函理论
从头计算
活化能
苏氨酸分子的构象转变及水分子与羟基自由基的催化机理
手性
苏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微扰论
基于氨基作为质子转移桥梁的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机理
手性
赖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微扰理论
Gibbs自由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及水分子的催化机理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手性 缬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微扰论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5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41.12
字数 50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1/j.cnki.acta.snus.2016.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佐成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99 521 12.0 18.0
2 邹晶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4 35 2.0 4.0
3 杨晓翠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61 172 6.0 10.0
4 闫红彦 白城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41 186 7.0 11.0
5 佟华 白城师范学院物理学院 63 340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3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6)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3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性
缬氨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微扰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