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自制阳离子型乳化剂H、多乙烯基硅油和丙烯酸类单体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步法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不同聚合方法、不同有机硅含量对硅丙乳液乳胶膜的吸水率、疏水性能的影响,通过纳米粒度-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仪、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乳液及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参与了聚合,乳液稳定性好、平均粒径小.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乳液,有机硅最大添加量为40%(占壳层单体总量),乳胶膜的吸水率只有3.2%,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05.2°.
推荐文章
含氟硅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拒水性能分析
氟硅丙烯酸酯
拒水
纯棉织物
接触角
乙烯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乙烯基硅氧烷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表征
有机硅改性氟代聚丙烯酸酯乳液FLVA的合成及应用
有机硅
氟代聚丙烯酸酯
拒水拒油
涤纶织物
乙烯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研究
聚丙烯酸酯乳液
乙烯基硅氧烷
乳液聚合
可聚合型乳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乙烯基硅油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来源期刊 广州化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乙烯基硅油 丙烯酸酯 改性 乳液聚合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323.8
字数 30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560/j.cnki.gzhx.201603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柱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11 30 3.0 4.0
2 杨番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10 22 3.0 3.0
3 李天龙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4 9 2.0 3.0
4 胡志忠 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5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8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8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乙烯基硅油
丙烯酸酯
改性
乳液聚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学
双月刊
1009-220X
44-1317/O6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