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与社会结构,是绝对价值衰落之后的绝对价值,具有自我正当化的特征.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容易引发“泛正义化”的诱惑,因此有着极为强势的道德扩张性,但人权无法控制人权本身的使用.当我们能够通过人权批判一切的时候,决策错误的风险也会随之剧增.人权是一种信息成本较低的认知模式,人权在成功驯化政府后由于失去鲜明的“敌人”而不再有道德激情去发动系统性的改革.由于人权在认知上的肤浅性,出于保护人权的善良愿望极有可能走向人权的反面,但人权的自我正当性可以使人权免受道德谴责.人权关涉到人的尊严,并将可选择性的欲望上升为不可选择的本体论问题,而这导致了人权的不可妥协性以及对矛盾的激化.人权的自我正当化还可能导致对现实的“妖魔化”,从而忽视现实本身可能存在的内在合理性与固有惰性.人权实践可能因为罔顾现实的运作逻辑而产生各种非目的性后果.
推荐文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
公我意识
私我意识
负面身体自我
论乡村教师的自我救赎及其实现
乡村教师
生存困境
自我救赎
论病人权利及其分解
权利
病人
医患关系
医疗体制
健康保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人权的自我正当化及其负面后果
来源期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道德沟通 人权 自我正当化 道德扩张性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6
页数 15页 分类号 DF0-053
字数 25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伍德志 安徽大学法学院 16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6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沟通
人权
自我正当化
道德扩张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5205
61-1470/D
西安市长安南路300号西北政法大学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0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