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成膜聚合物,以丙三醇和聚乙二醇(PEG-600)为混合稀释剂,以纳米级二氧化硅为添加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EVOH多孔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微孔膜表面及横截面形貌,并对其渗透性能、亲水性、孔隙率、孔径及其分布、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EVOH膜表面平均孔径随成膜体系中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膜横截面呈蜂窝状孔结构;膜纯水通量、孔隙率及亲水性随二氧化硅含量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当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0.5%时,其纯水通量为511 L/(m2·h),孔隙率为74.0%,接触角为44.8°.
推荐文章
气相二氧化硅协效氢氧化镁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气相二氧化硅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阻燃
热致相分离法高效制备压电聚偏氟乙烯膜
热致相分离
离子液体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聚偏氟乙烯膜
制备
性能
晶型
浸没沉淀法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微孔膜的研究进展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相转化
微孔膜
成膜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二氧化硅分离膜
来源期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热致相分离法(TIPS) 混合稀释剂 二氧化硅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纤维新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102.54
字数 3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24x.2016.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热致相分离法(TIPS)
混合稀释剂
二氧化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1-024X
12-1341/TS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6-16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