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出口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基于现行判定理论,利用所收集到刹车痕迹集中点的位置分布,提出定量计算刹车痕迹集中点处痕迹数量的方法.结合互通式立交出口处路线几何指标及其附近预告标志牌信息量,分析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刹车痕迹集中的原因,提出导致刹车痕迹集中现象主客观原因的界线标准.结果表明,该判定方法找出了客观影响因素占主导的互通式立交问题出口,确定了其优先改善次序.通过持续循环利用本方法对该问题出口节点集中位置的检查和改善,提高了车辆的运行顺畅,降低了不合理紧急制动发生的概率.
推荐文章
浅析互通式立交改扩建的目的及现状
互通式立交
改扩建
高速公路
某枢纽互通式立交初步设计综合评价分析
道路工程
立体交叉
灰色理论
最佳方案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探析
山区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设计要点
运城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
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总体规划布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互通式立交高事故率出口的判定方法
来源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互通式立交 出口 刹车痕迹 交通故事 鉴定模型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物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6-543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19
字数 66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249.2016.055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少伟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1 1231 20.0 32.0
2 潘兵宏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2 803 16.0 26.0
3 张驰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4 164 8.0 11.0
4 吴朝阳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2 2.0 3.0
5 林岚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系 19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路工程
互通式立交
出口
刹车痕迹
交通故事
鉴定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双月刊
1000-2618
44-1401/N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行政楼419室
46-20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