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所欲讨论的主题是荀子对“争”(争夺)的认识,内容包括争(争夺)的根源、对象、类型及结果等等,并试图将此绾合在荀子政治哲学的范围内来加以了解. 一 米斯纳(M.Missner)在《霍布斯》一书中开始便这样写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平共处?为什么到处都是争斗、厮杀和死亡?为什么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在发动战争、彼此残害呢?”①这大概就是霍布斯在描述“自然状态”时为我们所呈现的问题意识,每个人为了保全自己而无休止地进行争夺乃至杀戮.
推荐文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以公民社会为视角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政治哲学
公民社会
公共领域
基于制度运行机制为视角的荀子制度伦理思想探析
荀子
制度运行机制
制度伦理
论孔子伦理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
社会
政治哲学思想
论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
教育思想
独特
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荀子论“争”——从政治哲学的视角看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先秦儒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东方朔 41 11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史
双月刊
1005-0396
11-3042/B
大16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2-3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4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