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一众所周知,凯尔森的法律理论包含了双重纯粹性:它既无涉社会学和心理学之考量,亦主张法律于道德之分离。[1]前者招致了诸多诟病,并被公认为不足取信。批评者多执以下两种异议之一:其一,法律之内容欲得实现,必得考虑法律机构,也即立法和司法机关的行为与意旨;[2]其二,法律及其意义欲得评价,必得研究具体社会语境中的法律,尤重法律在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纯粹法学的纯粹性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1-29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D9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诚予 清华大学法学院 3 0 0.0 0.0
2 J.拉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年刊
32开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