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释冲击波对复合型含能破片内装药的起爆机理,建立了含能破片反射波冲击起爆理论模型,对含能破片的起爆阈值速度进行理论计算。对含能破片的撞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头部厚度、装药长度和破片直径对含能材料入射波和反射波起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含能破片反射冲击波起爆阈值速度比入射波低;破片壳体头部厚度只影响2种起爆方式的阈值速度,不决定装药的起爆方式,装药长度和破片直径之比k决定含能材料的起爆方式;不同的含能材料具有不同的临界值,当k小于临界值时,含能破片的临界起爆速度由反射波强度决定。2种起爆方式的毁伤模式有一定的差异,同时起爆方式也对释能时间有一定影响。
推荐文章
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毁伤特性
爆炸力学
毁伤特性
冲击波
高速破片
夹芯复合舱壁
破片式战斗部破片与冲击波相遇位置研究
破片式战斗部
破片
冲击波
相遇位置
杀爆战斗部破片与冲击波运动规律研究
破片
冲击波
运动规律
LS-DYNA
含能材料冲击波引发判据的分析
含能材料
冲击波引发
判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型含能破片冲击波起爆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弹道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冲击起爆 含能破片 反射波 毁伤模式 释能时间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J401.3
字数 30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永刚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91 1027 16.0 19.0
2 阮文俊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2 137 6.0 8.0
3 章猛华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 8 2.0 2.0
4 宁惠君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12 2.0 3.0
5 董凯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冲击起爆
含能破片
反射波
毁伤模式
释能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弹道学报
季刊
1004-499X
32-1343/TJ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孝陵卫200号南京理工大学《弹道学报》编辑部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0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