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同法》第51条表达的是合同效力待定规则,而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相分离的学说具有体系上难以克服的缺陷。《物权法》第15条规定的'区分原则'意味着在物权变动的因素上,既然债权合同与公示效力之间可以区隔,那么处分权与债权合同的效力之间同样可以分离。无论是在债权形式主义还是在债权意思主义的情形,无权处分合同均为有效,处分权的欠缺调节的是物权变动而非合同效力。《物权法》第15条实质上修改了《合同法》第51条从而成为法释[2012]8号第3条的法律依据。对于多元解释论的选择,相对合理的学说必须经得起广义教义学的检验。
推荐文章
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认定
物权变动模式
善意取得
合同相对性
处分
无权处分租赁合同的效力
无权处分
租赁合同
效力
教育中“正当性”探析
教育
正当性
公平
人本
合法
论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与版权的正当性
劳动财产理论
版权
正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权处分合同有效释论——兼评解释论的正当性标准
来源期刊 现代法治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无权处分 解释论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物权变动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5
页数 14页 分类号 D92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克平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43 411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权处分
解释论
负担行为
处分行为
物权变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法治研究
季刊
35(Q)0077
16开
福建省厦门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