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Al7和Al13团簇的原子特性.分析它们的离化势、电子亲和势、得失电子的能力,与碱金属(Li,Na,K,Rb)和卤素原子(F,Cl,Br,I)之间的结合能和电荷转移等参数.Al7团簇的性质与Li原子比较类似,它可以被看作是类Li的超原子.而Al13团簇则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性质,其具有比较好的得电子能力,但氧化能力弱于典型的卤素原子,同时失去电子的能力也比较强,很容易被氧化,它的性质与卤素原子差别比较大,不能被简单地看成“超卤素原子”.
推荐文章
外来吸附原子对Al13团簇的结构影响
Al13团簇
吸附
稳定性
基态结构
成键
环境中Al13的研究进展
Al13形态
Keggin结构
影响因素
动力学
铝团簇Al13的结构、电子性质和氧原子吸附的第一原理计算
铝团簇Al13
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高Al13含量聚合氯化铝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聚合氯化铝
聚十三铝
铝酸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l7和Al13团簇的原子特性
来源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Al7和Al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子特性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1
字数 28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62.2016.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守国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8 22 3.0 4.0
2 李宜德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7 14 2.0 3.0
3 卢其亮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7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7和Al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原子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162
34-1063/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39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7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