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牛驼镇地热田以基岩热储层最优,是目前地热田开发利用条件最好的热储层。牛驼镇基岩热储水温60℃~100℃,顶板埋深最浅处小于500m,一般为800~1500m,涌水量50~110 m3/h。基岩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水,偏硅酸浓度46~92mg/L,偏硼酸浓度5.0~33 mg/L,氟浓度5.41~11 mg/L,是优质的理疗矿泉水。本文着重从构造运动的角度分析了牛驼镇高温地热水的形成。阐述了自元古代的吕梁运动开始至二叠纪期间,研究区在经过“三降两升”的五个地史发展期中不仅沉积了良好的基岩热储层,亦储藏了丰富的水源。随着新生代喜山运动的活跃,在牛东等断裂的控制下,牛驼镇凸起发育成熟,在此过程中,牛驼镇凸起暴露地表,沉积了新近系和第四系,构成基岩热储的良好盖层。另外,由于基岩热储岩性的热导率较高及埋藏深度较浅,使得牛驼镇地热田拥有相对较高温度的地热水资源。
推荐文章
河北牛驼镇与天津地热田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牛驼镇地热田
天津地热田
水化学差异
氢氧稳定同位素
环境指示
西藏谷露地热田水热系统成因机制
谷露
高温地热
水热系统
成因机制
新疆曲曼高温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曲曼高温地热田
水化学
组分来源
水岩平衡
热储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北牛驼镇地热田高温地热水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 城市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高温地热水 成因 构造运动 热导率 盖层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 究 讨 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14
字数 41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16.03.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婧 5 12 1.0 3.0
2 丁文萍 5 40 2.0 5.0
3 王永波 4 16 2.0 4.0
4 田月 2 12 1.0 2.0
5 丁蕊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地热水
成因
构造运动
热导率
盖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地质
季刊
1007-1903
11-5519/P
16开
北京西四环北路123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7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