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湿位涡理论,利用贵州84个县市地面气象观测站及1473个乡镇自动站逐时降水观测资料、ECMWF提供的0.25°×0.25°再分析格点资料及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提供的数值模拟结果,对贵州省2011年6月17日08:00~ 18日20:00(简称“过程Ⅰ”)和6月22日08:00~23日20:00(简称“过程Ⅱ”)两次典型暴雨过程的θse和湿位涡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过程Ⅰ”受一股冷空气影响,“过程Ⅱ”受两股冷空气影响.“过程Ⅰ”辐合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800hPa处,辐散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550hPa处.“过程Ⅱ”辐合中心位于27°N、107°E上空800hPa处,辐散中心位于28°N、107°E上空750hPa处.“过程Ⅰ”,贵州上空700hPa至近地面的MPV1正值中心和MPV2负值中心的分布与大暴雨落区(兴仁-晴隆-安顺和金沙-湄潭-务川)基本一致,“过程Ⅱ”MPV1的两个正值中心和MPV2强负值中心与大暴雨落区(毕节、六枝)吻合.两次暴雨天气过程中的贵州上空MPV1值明显比MPV2值偏大.WRF模式模拟的水汽辐合中心强度比实况偏强,模拟的“过程Ⅰ”辐合区比实况偏小,模拟的“过程Ⅱ”辐合区比实况偏大.WRF模式模拟“过程Ⅰ”的贵州上空MPV1正值区中心值比实况偏小,模拟“过程Ⅱ”的贵州上空MPV1正值区中心值比实况偏大,但模拟的正值中心与强降水中心基本一致.WRF模式对两次暴雨过程MPV2负值中心的模拟均表现为不太准确.WRF模式模拟影响贵州的冷空气比实况偏强,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值比实况偏大,但“过程Ⅰ”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比实况偏南10km,“过程Ⅱ”模拟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比实况偏南7km,可供贵州β中尺度暴雨预报参考.
推荐文章
贵州中西部两次区域性暴雨成因对比分析
暴雨过程
环流特征
对比分析
准静止锋背景下的贵州两次暴雨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准静止锋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暴雨
贵州
基于WRF模式对贵州一次山地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WRF模式
贵州山地暴雨
模拟研究
萍乡地区两次暴雨前夕预报诊断分析
切变线低涡
西南倒槽
副热带高压
高低空急流
高能舌
WRF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2011.6”两次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暴雨 θse 湿位涡 数值模拟 贵州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35
字数 9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184·2016.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正静 34 251 8.0 14.0
2 池再香 47 245 8.0 13.0
3 白慧 37 158 8.0 9.0
4 龙园 8 9 2.0 3.0
5 肖艳林 9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6)
共引文献  (384)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6(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08(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暴雨
θse
湿位涡
数值模拟
贵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季刊
1674-2184
51-1706/P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高原所《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8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