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藜、铁苋菜和苘麻对草甘膦的耐受性,药后14 d测定结果表明,草甘膦对上述3种杂草的ED50分别为215.27、954.34、1522.54 g a.i./hm2。通过比较杂草植株地上部莽草酸积累量的变化发现,草甘膦1230 g a.i./hm2处理后,藜、铁苋菜和苘麻莽草酸积累量最大值分别为1400.65、1247.19、581.28μg/g,莽草酸积累量越少的杂草对草甘膦耐受性也越强。药后5 d,对杂草不同部位莽草酸积累量的比较显示,3种杂草顶部叶片莽草酸积累量明显大于根部,敏感种和耐受种相比,顶部叶片莽草酸积累量的差异更为明显,该部位可以准确地评价杂草对草甘膦的耐受程度。
推荐文章
不同植物学类型花生资源对草甘膦耐受性研究
花生
草甘膦
莽草酸
叶绿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
铜和草甘膦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Cu
草甘膦
蚯蚓
生物量
复合污染
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藜、铁苋菜和苘麻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及其与莽草酸含量的关系
来源期刊 杂草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草甘膦 敏感性 莽草酸 铁苋菜 苘麻 杂草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杂草生物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51
字数 33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香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7 642 14.0 24.0
2 刘小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甘膦
敏感性
莽草酸
铁苋菜
苘麻
杂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杂草学报
季刊
1003-935X
32-1861/S
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28-147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