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通督针刺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站立位及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10日至2014年2月20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按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通督针刺法与核心稳定性训练技术.20 d为1个疗程,期间休息15 d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完成3个疗程.在康复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运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8项(GMFM-88)对患儿进行评估,统计D、E区的得分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GMFM得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描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儿的GMFM-88量表评分D区(站位)、E区(走、跑、跳)数值治疗前的评分有可比性(D区:t=0.897,P>0.05,E区:t=0.980,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D区、E区的GMFM-88评分分别为(30±12,39±1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6±7,3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7,P=0.045;t=2.570,P=0.042);治疗后观察组D区、E区的GMFM-88评分为(34±12)分和(45±1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6±7)分和(3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50,P=0.008;t=5.13,P=0.007);经治疗后两组的D、E区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D区:t=4.741,P<0.01;E区:t=5.136,P<0.01),表明观察组在D、E区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督针刺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地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立位姿势控制的能力及行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