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在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多西他赛药动学指标代表的药物暴露与3-4级血液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患者每3周注射1次多西他赛(75 mg/m2,注射时间不少于1 h).在第一疗程中,通过测得两个时间点(注射结束时和结束后30-60分钟)患者的多西他赛血药浓度,从而计算出由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代表的药物暴露.本次共有61名患者参与该药动学研究及毒性评估,34名(55.7%)患者出现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30名(49.2%)患者出现3-4.级白细胞减少.多西他赛浓度具有较大个体间差异(AUC分布区间1.0-6.2 mg.h/L,变异系数为39.6%).导致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的多西他赛平均AUC值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出现低级别(0-2级)及高级别(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AUC平均值分别为2.0和2.8 mg·h/L(P=0.001),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应4UC平均值分别为1.9和2.9 mg·h/L (P<0.0001).个体间多西他赛药物暴露具有异变性,通过AUC可预测高级别血液毒性的发生.确定既提高疗效又限制毒性的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最佳多西他赛AUC值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推荐文章
多西他赛治疗紫杉醇耐药乳腺癌的疗效
多西他赛
紫杉醇
耐药
乳腺癌
影响因素
多西他赛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护理
乳腺癌
多西他赛
联合化疗
护理
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
多西他赛
化疗
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不良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药动学参数预测多西他赛血液毒性在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药时曲线下面积 毒性 乳腺癌 药动学/药效学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6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385 1344 14.0 22.0
2 谷元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64 205 6.0 10.0
3 陈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31 63 4.0 6.0
4 李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58 143 5.0 8.0
5 朱明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10 17 3.0 3.0
6 熊有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9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西他赛
药时曲线下面积
毒性
乳腺癌
药动学/药效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