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超反应者停止起搏后,临床症状、心电重构、左心室结构与功能变化.方法 连续入选2004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RT且非起搏依赖的患者并根据随访资料筛选超反应者,随机分配为停止起搏组和继续起搏组,停止起搏组患者予关闭心房与双心室起搏功能,随访3个月与6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6 min步行距离(6 MWD)、体表心电图QRS时限(QRSd)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停止起搏组与继续起搏组间差异.结果 入选超反应者21例,停止起搏组11例,继续起搏组10例,心力衰竭(心衰)症状轻至中度(NYHA分级1.90±0.70),LVEF基本正常0.56±0.09,组间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起搏后3个月,停止起搏组与继续起搏组患者比较,NYHA分级、QOL评分、6 MWD、QRSd、LVESV、LVEDV和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与研究初始状态比较,停止起搏组和继续起搏组各终点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停止起搏后6个月,停止起搏组与继续起搏组患者相比,NYHA分级、QOL评分、6MWD、QRSd、LVESV和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起搏组LVEF显著低于继续起搏组(0.05±0.01对0.06±0.01,P=0.04);与研究初始状态比较,停止起搏组LVEF显著下降(0.49±0.10对0.54±0.06,P=0.04),LVESV临界增加[(49.97±23.41)ml对(43.18±16.87)ml,P=0.05],其他终点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 CRT超反应者停止起搏6个月后,LVEF显著下降,但临床症状与左心室结构暂时无显著恶化.CRT超反应者应接受长期双心室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