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其一直是各行各业主要的使用对象和研究对象,对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其所含的包裹体。目前此类金刚石包裹体较常用的分类主要有:按与寄主矿物的生成时间关系分为原生包裹体、同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按源区的岩石类型分为橄榄岩型或超镁铁岩型(P型或U型)和榴辉岩型(E型);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广为重视的按物相所分而得的包裹体:液体/熔体包裹体(包括气体);随着新的包裹体类型不断发现,近来有按包裹体类型(或称包裹体组合)进行分类的趋势。本文将现有的对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及其包裹体的研究报道进行总结,综述此类金刚石包裹体的种类及其特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重点归纳每种包裹体矿物在具体某些科学问题上的应用,并对此类型金刚石所有包裹体矿物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探究在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推荐文章
金伯利岩演化过程及金刚石含矿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金伯利岩
岩浆演化
金刚石含矿性
微组构
金刚石包裹体中的古地幔信息
金刚石
包裹体
古地幔
超深金刚石包裹体:对深部地幔物理化学环境的指示
超深金刚石
包裹体
深部地幔
物理化学环境
指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及其包裹体研究进展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 金刚石 包裹体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9.2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雪英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10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
金刚石
包裹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季刊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研究院
出版文献量(篇)
1277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