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7月31日晚持续强降雨导致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烧房沟爆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公路、民房以及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受损。这次泥石流发生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工矿区,该泥石流的爆发是弃渣的不合理堆放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现场实地调查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物源条件,研究了烧房沟泥石流启动、流通以及堆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的松散弃渣物源以及强降雨是烧房沟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趋势上看,烧房沟泥石流处于发展期,仍存在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泥石流特征提出如下治理措施:拦、护为主,结合潜坝消能;及时清淤,恢复植被;实时监测,临灾预警。
推荐文章
云南东川区泥石流危害现状探讨
泥石流
危害
现状
东川区
GIS支持下的东川区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泥石流
危险度区划
GIS
东川区
云南省东川区泥石流灾害SPOT5遥感影像特征
泥石流
SPOT5
遥感
东川区
云南
矿山弃渣型泥石流沟临界雨量浅探
矿山弃渣型泥石流
临界雨量
预警预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东川区烧房沟“7·31”弃渣型泥石流成灾机理
来源期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弃渣型泥石流 机理 治理措施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24.22|P624.23
字数 67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76/j.cnki.nsbdqk.2016.06.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向军 12 150 7.0 12.0
2 杜野 3 11 2.0 3.0
3 张御阳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4)
共引文献  (27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弃渣型泥石流
机理
治理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1672-1683
13-1334/TV
石家庄市泰华街31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36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