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清朝乾隆年间新安医家郑梅涧,遗有手稿《箑余医语》,代代相传,《安徽医学》于1959年第5期标点横排刊登.《箑余医语》记载了郑梅涧对医理的所思所悟,特别对寸口脉诊多有新见,认为寸关尺三部分候脏腑当与经络相结合,脉位浅以候腑,深以候脏,即所谓“腑浅脏深”;将诊脉指力分为8级;提出诊脉不可拘泥一法,应当“三法参伍”,灵活运用.这些观点对脉诊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蒙医脉诊特点浅析
蒙医
脉象
特点
《伤寒论》脉诊探讨
《伤寒论》
脉诊
寸口诊法
趺阳诊法
少阴诊法
《医旨绪余》学术思想探讨
医旨绪余
学术思想
痰症
妊娠脉诊及其意义
妊娠
脉诊
少阴脉动甚
阴脉小弱
阴搏阳别
滑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郑梅涧《箑余医语》及其对脉诊的新见解
来源期刊 中华医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郑梅涧 《箑余医语》 脉诊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9,封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0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5-7053.2016.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雪功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60 344 11.0 14.0
2 郑日新 27 122 7.0 9.0
3 张红梅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40 169 8.0 11.0
4 陆翔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53 114 6.0 7.0
5 刘凯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7 20 3.0 4.0
6 吴凡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20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郑梅涧
《箑余医语》
脉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史杂志
双月刊
0255-7053
11-2155/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南小街16号
2-65
194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