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b3+掺杂的锌铝水滑石(Tb-ZnAl-LDH),然后将Tb-ZnAl-LDH分别在200、400、600、800、1 000℃进行退火处理.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发现:200℃时Tb-ZnAl-LDH的层状结构发生坍塌,400℃时层板断裂,并出现ZnO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nO相的衍射峰增强,到1 000℃时出现尖晶石(ZnAl2O4)结构.荧光光谱(FL)结果表明:原生Tb-ZnAl-LDH呈现很强的绿光,该绿光源于Tb3离子的5D4-7FJ(J=3,4,5,6)跃迁.经200℃退火后,源于Tb3+的绿光峰大大减弱;当退火温度增加至400℃时,这些分立的绿光峰消失,出现很宽的峰(450~650nm).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层状ZnAl LDH主体材料更有利于Tb3+离子的发光.此外,扫描电镜(SEM)观察发现,当Tb-ZnAl-LDH的退火温度达到400℃时,其形貌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变.
推荐文章
溶剂性质对合成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影响研究
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溶剂
一步反应液相法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形成机理的研究现状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形成机理
氢氧化物
拓扑相变
化学反应
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层状金属氢氧化物
氢氧化物层
层间阴离子
阴离子交换
催化
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纳米材料
结构表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火对Tb掺杂Zn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结构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退火 锌铝水滑石 荧光 共沉淀法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化学与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7,13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4
字数 2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玉凤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12 40 4.0 6.0
2 罗世地 广东海洋大学应用化学系 4 6 2.0 2.0
3 王肖庆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3 1 1.0 1.0
4 鲍垚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火
锌铝水滑石
荧光
共沉淀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季刊
1006-0456
36-1194/T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38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