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组构学的测试技术手段也有很大发展.目前,构造地质学家经常应用的技术主要有费氏旋转台测量、X光岩组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三种.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只有三种方法的优劣,才能针对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使用各方法进行岩石组构学的测试和研究.
推荐文章
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系统的研制
电子背散射衍射
数字图象
扫描电镜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组构
EBSD
CPO
榴辉岩
石榴石
绿辉石
岩石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及应用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显微构造
组构
造岩矿物
硫化物
夫朗和费圆孔衍射的傅立叶分析法
夫朗和费圆孔衍射
傅立叶变换
贝塞耳函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费氏旋转台法、X光岩组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组构分析的比较
来源期刊 西部资源 学科
关键词 测试方法 费氏旋转台法 X光岩组法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3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职权 2 8 1.0 2.0
2 吕智超 1 1 1.0 1.0
3 曾涛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试方法
费氏旋转台法
X光岩组法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资源
双月刊
1672-562X
15-1331/P
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