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羌塘光明湖区块是羌塘盆地最有油气资源勘探潜力的地区之一.2012年在该地区进行1∶5万石油地质调查过程中,于沙土湾湖一带发现一大型鼻状构造,控制面积达305 km2.组成沙土湾湖鼻状构造地表出露的地层为白龙冰河组,岩层在边界断层走滑作用力下,发生了扭曲,形成了这个向北北东倾伏、南南西抬起的大型鼻状构造.构造解析认为,该构造形成定型于燕山运动晚期,与盆地布曲组主力烃源岩排烃期同步,十分有利于该地区油气的聚集.综合评价认为,沙土湾湖鼻状构造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和构造保存条件,该构造的发现,对于确定光明湖地区为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羌塘盆地现代泥火山的发现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羌塘盆地
泥火山
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地质意义
北羌塘盆地油页岩形成环境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北羌塘盆地
海相油页岩
沉积环境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羌塘盆地结构构造与油气勘探方向
盆地结构
逆冲推覆构造
地震反射
油气资源
勘探靶区
羌塘地块
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演化
西藏
羌塘中央隆起
物质组成
同位素年代学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羌塘沙土湾湖鼻状构造的发现及油气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鼻状构造 油气 沙土湾湖 光明湖区块 北羌塘地区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11
字数 66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16.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德胜 21 51 5.0 5.0
2 吴滔 29 128 7.0 10.0
3 陈明 42 259 9.0 15.0
4 符宏斌 12 30 3.0 5.0
5 曾禹人 17 54 5.0 6.0
6 莫春虎 7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状构造
油气
沙土湾湖
光明湖区块
北羌塘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地质与矿产
季刊
1007-3701
42-1417/P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6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