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油页岩的地球化学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古沉积环境.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吉木萨尔凹陷新近完成的JZK1井钻遇的二叠系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芦草沟组发育时期,沉积环境主体为半深湖相-深湖相,Fe2+/Fe3+值平均为1.46,最高达2.35,Mn/Fe值0.01~0.11,相当硼含量小于200×10-6的样品占近半数,Sr/Ba小于1的样品数为76%,稀土总量丰度较低,且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δEu值具明显负异常,δCe基本无异常.说明芦草沟组沉积时期以淡水还原环境为主,间或与海连通,形成短时期的咸水-半咸水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具备大规模烃源岩发育地质条件.
推荐文章
中扬子北缘京山二叠系古油藏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古油藏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裂变径迹
(U Th)/He
海相油气
中扬子
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阜阳地区
石炭纪
二叠纪
生烃潜力
模拟实验
盆地模拟
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古环境恢复
鄂西地区
下寒武统
牛蹄塘组
页岩岩相
沉积古环境
有机质富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东地区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期古环境特点恢复的地球化学记录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芦草沟组 油页岩 古环境 地球化学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11
字数 338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小弟 14 41 4.0 6.0
2 李锋 15 39 3.0 5.0
3 徐银波 14 33 3.0 5.0
4 杨园园 3 5 2.0 2.0
5 周钰杰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二叠系
芦草沟组
油页岩
古环境
地球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